《明朝那些事》与《万历十五年》

20 May 2014

最近又重新看了一遍《明朝那些事儿》,事隔多年,上次还是几年前在学校断断续续的看的。简直要了亲命,看的眼睛都看东西都花的。之前又看过了《万历十五年》,这么一比较倒是很明显,《明》是借鉴了《万》的写法的。

第二次看,同时又是七本集中在一起看,再看《明》反倒不觉得这么书有第一次看时感觉的那么好,可以当作稍微严肃点的《演义》看,而且确实如网上说,不合适小孩第一次看,适合一定年龄的看一看,当作谈资。书中的内容大量的渗透了作者自己的观点,让没有辨析能力的小孩看,容易过分受影响。而且也有前后矛盾、观点不一致的情况,说明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确实更多的表现了自己的观点而非事实,夹杂了很多心理描写和作者的揣测,这样和《万》有点类似,对于《万》的批评的内容自然也可以用于这套书上。网上有一篇文章《那一代文人的风情——论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的致命缺陷》,看起来批评的也比较中肯。

两本书的最后读下来都有些沉重,确实,面对时间这个无线的跨度,任何天才也是无力的。真正的天才,都是能够通过时间看到未来的人,唯一的问题不过是到底能够看到多远的未来。这个或许就是历史的困境,在时间的维度上,没有什么方法能够找到最优解,有没有最优解本身都是一个问题。一个个貌似不错的解决方法,最后回头来看不过是个局部的最优解,那些沉浸在局部最优解的,终将消失在时间中。想要不断的求得最优解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跳出局部的最优解,不过难的是到底往哪跳,而这一决策能依靠的只能是从历史数据中获得的经验。这也好歹有了一份安慰,历史的经验终归还能有指导左右,帮助提高进一步求得更优解的概率。提到概率,其对个体又失去了太多的意义,哪怕99%的概率,个体还会是那个1%。想要在此概率基础上获得更优解,只能依靠集体。而集体则需要在多样性和资源集中两者之间求得平衡,相比来说我更倾向增加多样性,如此一看又回到了最简单的搜索方法上,需要的不过是广度、深度的良好结合。生物的进化算是最成功的一个模型了,物种的多样性保证了搜索的广度,而深度则依靠一个更加冷血的规则来保证,这个方向一旦错误下去,意味着这一物种的淘汰,所以每个物种本身又拼命的利用自己选择的方向的特点获得生存优势。最终呈现的则是这样一个美好的自然世界,可惜,人类这一方向的强势造成了整体资源对人类的集中,从而破坏了多样性,一旦人类这个方向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者失去进一步求更优解的能力,很可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对于个体来说,能够做的便是:增加经验积累,提高求得更优解的可能性;在多样性和资源分配上做好平衡,对于个体来说,资源更加受限,应该更加倾向于集中资源。类似于卡马克的方法,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分步不断实现,当有多个可能的方法时,都尽量试一试,找到最有效果的。制定一个目标及其分步都需要经验的积累,多个可能的方法的尝试则是保证多样性,由于整体集中于一个目标或者少量目标,也更加倾向于集中资源。当然,最终的结果,只有时间能够检验。再好的算法也不如随机算法,唯一需要的增加的限制就是包括了先验知识的随机算法,外加一个无限接近时间的模拟评价体系。